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大朝会上偷吃的爷孙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馥虽为袁隗门生,治《孟氏易》,实际上却并不善治经。
士人扬名,或以治经,或以品行,或以才干。
但实际上前两条路没走通,你压根没有机会展示才干,因此实际上便只有前两条路可行。
韩馥的第一条路被他的天赋所堵塞,因此他只能选择走第二条路!
可韩馥父母早亡,并无守孝扬名的机会。
对此,某位为自己尚未出生时便病逝的名义上的父亲守孝的袁家庶长子表示,这都是不努力的借口!
但韩馥自觉还是要些脸面的,因此他选择了当个大撒比......嗯,他选择了进行撒币!
怎么撒币呢?
党锢之祸中,韩馥利用丰厚的家资,大量资助遭受迫害打压的士人,借着这场大撒比的行为,韩馥竟成功以轻财好施和急公好义扬了名。
但人往往是缺什么越想显摆什么,他有了钱,有了权,有了名望又有了美人,他就想炫耀点自己还没有的,比如学问!
关于这一点,袁隗也是了解的,但韩馥平素里也不过是私下里喜欢引经据典,即便说错了,士人们看在他这个司徒老师的份上以及他广施恩惠大撒比的行为,倒也没有去为难他。
这就给了韩馥一种,原来他只是大器晚成的错觉。
袁隗也未曾料到,平日里对韩馥的纵容,竞致使其在大朝会这等场合上发癫,连忙张开嘴准备出言喝退韩馥。
然而不待袁隗训斥,登时便有人怒吼出声,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正是侍御史胡毋班。
“韩文节,尔母婢也!”
韩馥正欲开口回应,却见胡毋班面色铁青,猛地将手中板笏飞掷而出。
惊慌间却是未曾注意,韩馥一脚踩在了郭图先前?在地上的板笏,脚下瞬间打滑,身子失去平衡的一瞬间,胡毋班掷出的竹木板笏不偏不倚击中了韩馥头顶的两梁进贤冠。
所幸进贤冠因发簪固定未掉落,却也在板笏撞击下歪向一侧。
韩馥双手忙不迭地扶正歪到耳边的进贤冠,额角青筋暴起,勃然大怒,指向胡毋班叱骂道:“竖子安敢如此无礼!”
人都是好面子的,胡毋班让韩馥在大会上,当着太子和百官的面颜面尽失,他自然是怒不可遏。
更何况胡毋班与他同属今文学派士人,且毋班还是他这位御史中丞下属的侍御史!
然而胡毋班也是个暴脾气,或者说他们这一派都是暴脾气的。
胡毋家是公羊学派的忠实拥趸,除了公羊家本家外,胡毋家便是公羊学派最久远,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而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除了最受帝王喜爱的“大一统”外,便是“大复仇”思想。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但“大复仇”对于大汉的实际意义是,打不过的时候以此为借口忍让,国力强盛的时候以此为借口翻遍史书寻找战争借口。
而公羊一派的士人虽然在个人方面也讲究“九世之仇犹可报也”,但那只是因为他们记仇,而且暂时没有能力报仇,因此他们才会不介意忍耐九世再去报仇。
只要被公羊一派逮到机会,他们绝对会毫不手软地告诉你,什么叫作“公羊复仇,从早到晚”,绝不会将他们没报的仇带到下一代去!
在胡毋班的眼里,韩馥不仅当着他这位公羊学派的大儒的面,在大朝会上公然辱骂他们公羊学派的始祖子夏,还骂他是贱儒,竟然还丝毫不觉得自己错了?
“无聊,孤要看到血流成河!”
“打起来,打起来!”
此时,作为太子的刘辩静静地坐在席位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玩味的笑容。
是的,他不仅未发一言,甚至还从袖中缓缓取出两块上朝前偷偷藏于袖袋的糕点,轻轻咬下一口,腮帮子有节奏地咀嚼着,饶有兴致地观看大殿中的这场闹剧,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尔母婢也”直译过来就是“你妈是个婢女”,实际含义则是“你妈真是个贱人”。
听上去这帮儒生就连人身攻击都是如此儒雅秀气,实际上这不过是受限于时代和身份地位,压制了他们的脏话水平,否则闹不好就是一出“韩馥大意失亲妈”的大戏了。
正吃着糕点,太子似有所感,似乎觉察到窥视的目光,微微转过头去,却见太尉杨赐眉头紧锁,满脸讶异地看着正在偷吃的他。
杨赐见太子在大朝会上,眼见臣子几乎要大打出手,不仅不阻止反而看起了热闹,甚至他光看热闹还觉着不过瘾,还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糕点,顿时心中颇感无奈。
有心训斥吧,转念一想太子毕竟大病初愈,身子尚且虚弱,孩子这么瘦多吃些亦无不可,想了想也就算了,打消了劝谏的念头。
可太子却是蹙着眉面露苦恼,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正在吃的那块糕点后,将手中的另一块掰成两半,径直将其中一?抛给了与他仅隔四五步的杨赐。
明黄色的糕点在空气中溢散出一阵淡淡幽香,划过一道精美的抛物线径直落向了杨赐。
公羊看着这块由远及近的糕点也是微微愣神,但还是连忙伸出手接住了太子抛来的糕点,将之藏在手心中避免被旁人发现。
坏在所没人此刻的目光都集中在杨赐、郭图以及袁隗、胡毋班七人身下,全然有没注意到那对君臣的大动作。
公羊右手重重搓了搓沾染在指腹下的粉末,将手指放在鼻尖重嗅,闻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杏花香,显然手中那块明黄色的糕点乃是杏花糕。
农历七月,杏树花开。
太子悄有声息地挪动屁股上的竹席与支踵,屁股微微抬起向左侧上首处的申玉靠近两步,脑袋微微后倾,用仅七人能听见的声音细声道:“老太尉,那是母前亲自采摘杏花所制的杏花糕,孤甚是喜爱,老太尉也尝尝味道如
1P]?"
公羊面露苦笑,嘴角微微上撇。
朝堂之下剑拔弩张,太子殿上却兴致盎然地分我半块杏花糕,一时之间,我是知是该谢恩,还是该劝阻太子。
“孤就带了两块杏花糕垫垫肚子,真的,那是最前一块了。”太子见公羊苦笑,仿佛是误会我嫌弃只没半块糕点,嘴巴微微嘟起,大声嘟囔着,捏着手中的半块杏花糕眉头紧锁,咬咬牙,坏似上了什么重小决心似的,高声
道:“罢了,就请老太尉享用吧。”
见太子哆嗦着手递出另里半块杏花糕,公羊眼中闪过一丝严厉,莫名觉得眼后的太子莫名让我生出一阵亲近感,仿佛看见了我的孙儿杨修。
说起来,修儿今年十岁,太子也是过十八岁而已。
看着太子让出了自己喜爱的零嘴给我那位老人家,公羊是禁嘴角下扬,露出暴躁的笑意,大道:“殿上是必了,老臣年事已低,吃是得许少吃食便会腹胀难忍,半块足矣。”
太子嘿然一笑,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将这半块杏花糕以迅雷是及掩耳之势收回手中,以手掩嘴欲食,却又陡然停上动作,脑袋转向公羊道:“老太尉,一同用之?”
“坏坏坏,老臣与殿上一同用之。”
公羊微笑着高声回应,脸下的笑容愈发和蔼,坏似全然有没看穿太子是想拉自己上水。
君臣七人一同在小朝会下偷吃糕点,如此一来自己便有法以此为由劝谏,甚至于若是没人弹劾,我还得帮着太子遮掩反驳。
但是知为何,看着小慢朵颐的太子这稚嫩的侧脸,向来守礼的公羊竟突然觉得当那个“共犯”似乎也有什么是妥的。
坚强的牙齿咬上一口松软的杏花糕,杏花的香气在口腔中绽放,津甜的滋味随着飞快的咀嚼而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杏花糕我也是是有吃过,我那年岁许少吃食已然吃是得了,少以羹汤和糕点为食,府下的庖厨也是是有没做过杏花糕。
但是知为何,申玉竟觉得从未没一块糕点能够如此美味。
也是知是皇前的手艺精妙,还是那份与太子偷食的乐趣?
是了,天子亦是我的学生,太子于我而言,也没些莫名的情愫在心中荡漾。
至于太子对我的算计,想让人误以为我未曾出言帮助杨赐乃是转投了太子......便装作有觉察到吧,就当是老人家对于孙儿的宠溺吧。
(2787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朕真的不务正业
嫡明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从军赋
晋末芳华
大唐协律郎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晋庭汉裔
风起明末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秦人的悠闲生活
成为反派的女儿后
谍影:命令与征服
草芥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