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文昌的话,高华压低声音说道:“我有个朋友,每周能弄来几百斤食用油,拜托我帮着找个渠道......”
王文昌差点气笑了。
有个朋友?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年老和尚去世那年,你真的应该早点来找我帮忙,这样就不用匆匆顶班,以你的成绩考个大学并不难,这样眼界就会比现在开阔很多......”
高华:“......”
他挠了挠头,很干脆利落:“不懂。”
王文昌摇摇头:“几百斤......嗯,就算是九百斤吧,一个月不到四千斤。这种小而不言的数量,你作为一个采购员就能直接采购回工厂,何必要如此麻烦的来找我帮忙呢?”
高华先是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不是担心表现太突出......”
“时代变了!”
王文昌打断高华的话,面露微笑:“从前年年底全国开始纠左,重新开放集市贸易,市场上物资逐渐丰富。区区几千斤菜油算得了什么?”
高华瞠目结舌。
区区。
几千斤?
叔啊,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高华抿了抿嘴:“那我们厂的物资为啥总是短缺呢?”
王文昌回答道:“此类问题已经有人在反应了,说是“分到订不到,订到拿不到,拿到不配套'。”
“至于物资短缺,还可能是‘三八式’的因素。”
高华满脸疑惑。
“三八式?”
“物资分配量是需要量的80%,订货量是分配量的80%,到货量是订货量的80%。经过三个八折,结果只实现物资计划的一半,至于剩下的一半,就主要看你们这些采购员的本事了。”
王文昌笑呵呵的说道:“你知道如今各地派往南边城的催货,采购人员每天有多少人吗?”
高华摇头。
王文昌扬起一只手:“不下五万!”
“哈?”
高华一脸懵逼:“这么多?”
王文昌淡淡一笑:“这还是年头,越到年尾人越多,就算是最困难那一年,流动在四九城的采购人员也有两三万人之多!”
高华问道:“所以,王叔的建议,是让我把菜油全采购了,然后运回轧钢厂?”
王文昌缓缓点头:“可以。但也可以不用。你如果真不想在轧钢厂出风头的话,我可以帮你‘协作'一些,让别的单位来接收这批油。”
说是协作,其实就是高价出售。
除开风声最紧那几年,上面甚至公开表示,物资协作是国民经济计划的补充。
高华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轧钢厂里熟人太多,过于出挑恐怕会有隐患。
王文昌就不同了。
他们之间的关系很隐蔽,而且没有任何金钱往来,王文昌只负责牵线搭桥,在这个物资短缺的年代,买家也会对自己的不合法手段三缄其口。
就如同去黑市买粮。
即便是被公家人当场拿住,大家也都异口同声狡辩说是朋友、亲戚之间的交换或馈赠。
高华问道:“哪个单位?”
王文昌笑着手指向外:“是你林姨的学校。”
“清华?”
高华满脸差异:“这种学校也缺物资?”
超级院校享受各种优待,重要的是学校历年来毕业的学生大多是是各行业翘楚,亦或主政一方,饮水思源,自然会想办法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
“可惜不在咯………………”
林如英端着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很自然的揪了揪高华耳朵:“你小子居然连你林姨在哪里工作都忘了,真是该打!”
*54: "......"
王文昌打圆场:“可能是老高没给孩子说这些事情,有时候我是真不知道那家伙怎么想的......”
林如英叹了口气,望向高华说道:“我55年就从清华调走,如今在石油学院教书,就是昌苹那个学院,还好有专线公交,否则上下班是真的麻烦……………”
王文昌笑道:“你每个月给你林姨学校解决部分菜油,然后你林姨帮你找找关系,给你们轧钢厂解决同等重量的汽油。”
“互相支援,互通有无。”
林如英摇摇头说道:“那感情好......你们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是真的难管,一个个挑嘴的不行,跟我们那时候可差远了!”
王文昌欲言又止。
高华只顾着开心。
郭大民不止一次向他抱怨过车队缺少汽油的问题。
如今一次物资交换,不仅能解决他空间内产出的菜籽油无处售卖的问题,还能解决轧钢厂缺少汽油的问题,属实是一举两得!
他轻轻点头:“那明天,我回厂里去找领导汇报这件事。”
林如英笑着说道:“那林姨就在学校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然后,她再度强调:“有些事情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追求我们学校女老师的人能从这儿一直排到昌,你抓紧时间做决定吧!”
54: "......"
吃过饭。
他告辞离去。
四月底的天气最是舒服,不冷不热,夜晚路上车辆行人都很稀少,高华一路风驰电掣回了四合院。
路过中院。
他听到了贾家房间中低声的争执。
争执的主人是秦淮茹和贾张氏。
犹豫一秒。
他推着车离开贾家,但用精神力控制着空间在贾家窗边开了一道缝。
这样,屋内的议论声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片刻之后。
高华知道了争论的内容。
贾张氏要求秦淮茹去医院上环,这样能杜绝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秦淮茹气得要死。
毕竟她一个小寡妇避什么孕?
贾张氏坚持己见。
小寡妇改嫁的事她见的多了。
秦淮茹现在没有改嫁,不代表她一直不改嫁,如今她这边有棒梗等人的羁绊,但要是她和别的男人有了孩子,还能一心对贾东旭的三个孩子好吗?
所以。
上环只是第一步,最好能一步到位的结扎!
婆媳俩小声争论不休。
高华听的津津有味。
直到他被外出蹲坑的许大茂发现,凑过来:“嘛呢?”
房间内的争论声戛然而止。
高华面不改色。
毕竟他距离贾家很远,任谁也不会想到他在偷听贾张氏和秦淮茹谈话,因此他很是淡定的说道:“刚才蹬车速度太快,腿抽筋了!”
14 tie: "......"
显摆你有自行车是吧?等我拿下刘岚,让老许给我也买辆自行车......许大茂满脸不屑的走了。
高华推车回家。
一夜无话。
翌日。
因为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于是,高华先去了办公室点卯,什么也没有透露,然后直接到厂办门口蹲守李副厂长。
老杨不靠谱。
重要的是,高华知道几年后老杨会被打倒。
在那个年月,妻子检举丈夫者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老杨为脱罪而攀指,此类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物资协作事情不能让他知道的太详细。
片刻后。
李副厂长开过会,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高华,愣了一下:“有事?”
高华点头。
李副厂长打开办公室门,边走边说:“进来说吧。”
少顷。
他二人在办公室内坐下。
李副厂长先是散了根烟,点燃火柴给双方把烟点上,然后才吞云吐雾打着官腔:“有什么事尽管说,厂子里能解决的尽量帮你解决。”
如果不能。
那自然就不能。
但高华今天不是来求着他办事,也吞云吐雾:“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给我提供一批菜油,石油学院物资短缺,承诺如果咱们把这批食用油让给他们,他们帮咱们解决相等重量的汽油。
李副厂长眼睛都直了。
汽油?
沉默片刻,他皱着眉头:“小高啊,汽油这东西短缺不假,但前些天豫省神都的钢铁厂找到咱们这里,商量用积压的钢锭加工钢材,找他们要点汽油并不过分。可菜油去哪儿换?”
“不成、不成。”
“菜油全拉回来咱厂,石油学院那边要是不同意,就去部里打官司!”
高华一脸懵逼。
良久,他才弱弱问道:“可咱厂也不缺菜油啊?”
“什么叫不缺?"
李副厂长拍案而起:“咱厂一万多工人,计划分配菜油每人不足三两!三两油一个月,你够吗?”
高华摇头。
“对呀!”
“就这三两油还只能落实一半!”
“所以厂里才给你们下了采购任务,本月的菜油供应要在一万斤!”
李副厂长慷慨激昂,手舞足蹈:“这才勉强够用!注意了我的小高同志,是勉强够用!要说够用,至少两万斤打底!”
高华表示赞同。
轧钢厂属于重工业,工人干的都是体力活,主食不能管饱,肉蛋奶几乎没有,食用油只能多多益善!
说完,李副厂长才问道:“小高,能弄来多少菜油?”
高华仰起头:“每月四千八百斤!一块二一斤,不要票!”
李副厂长喜笑颜开。
作为主管后勤的副厂长,他不在乎物资从何而来,只在乎能不能弄来物资!
别说是他。
就算是他那个能直达天听的老丈人,逢年过节也是到处跑关系,找老战友,找老部下帮着落实物资。
他那个在冀州主政一方的大舅子,更是终日里电话不断,用自己掌握的物资和晋省换煤炭,去东百换木材,去煎饼果子市换纯碱......
所有人都干了。
ps:本章部分情节来自DS研究院《物资协作: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非正式经济运作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