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卡-索拉克谢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口土灶前。
高华穿着围腰,拎着锅铲,俨然食堂大师傅的样子。
因为鱼很大。
再加上高夏是个无底洞。
高华只能将家里最大的一口锅找出来,起锅烧油,爆香葱姜蒜,然后放酱油、黄酱、花椒、白糖,最后放入鲶鱼、茄子,加水没过食材。
大火烧开。
中火慢炖。
千滚豆腐万滚鱼。
为了防止恶客登门。
高夏目露凶光在前院、中院、后院来回转悠,而易中海和秦淮茹今日值班,少了那俩人,贾张氏规规矩矩藏在家里,丝毫不敢作妖。
众所周知。
四合院乱不乱,贾家说了算。
因此。
一片安宁与祥和。
这让高华感觉心里空落落,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毕竟老人家说得好,与人斗其乐无穷………………
好在他家两个女人组成了大半台戏。
高萍和晓娥窝在一起,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些什么,高萍偶尔抬头扫高华一眼,然后凑到娄晓娥耳边小声嘀咕,后者或面露惊讶,或脸颊泛红,弄得高华满脸莫名其妙的样子。
四十分钟后,大米蒸熟了,锅里的鲶鱼和茄子也炖的黏黏糊糊。
此时大火收汁,香味迎风飘出二里地!
高夏闻着味就回来了。
手脚麻利摆放桌椅板凳,碗碟筷子。
再然后,他和高萍坐在饭桌两面,端着碗,仿佛等待投喂的雏鸟......
高华:“…………”
早知道拎着鱼去老丈人家了,这样我就是等着吃的那个人......高华微不可见叹了口气,然后将饭菜端上桌。
米香混合着鱼香,两小只垂涎欲滴。
娄晓娥蹙眉。
毕竟她家里有个谭家菜的大厨,日常饮食色香味俱全。
而鲶鱼炖茄子香则香矣。
只是成菜的造型实在是不敢恭维。
娄晓娥满脸犹豫,伸出筷子夹了一小块鱼肉放入口中。
吧嗒吧嗒。
然后。
第二块,第三块。
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和欣喜之色。
鲶鱼本就刺少,高萍钓的鲶鱼又是高华空间出产,个头远超野生同类,住刺又粗又长,小刺高华也提前处理掉了,并不担心谁会被鱼刺卡住嗓子。
因为高夏的缘故。
高华从不担心饭菜做多了会剩下。
一阵风卷残云。
就连盛菜的盘子都被高夏用开水涮了涮,美其名曰原汤化原食的一口闷.....
晓娥再度咋舌。
毕竟高华今天蒸的米足够她们全家吃两天了!
而在这里,一粒都没有剩下!
不由得,晓娥望向高华的眼神中满是怜惜。
家里有个这样又高又壮的弟弟,做哥哥的一定很辛苦吧?
不过没关系。
将来就是他们两个一同抚养弟弟妹妹了!
还有。
一个足球队的儿子!
4: "......"
他总感觉后背有些发凉,似乎被什么可怕的东西盯上了。
猜拳输了。
高夏洗碗去了。
娄晓娥和高萍这次改去房间里蛐蛐高华,而且高萍还跑到高华房间里拿走了一本相册。
老高有个传统。
每年全家照一次相。
哪怕刚逃荒到四九城的时候,兜里没几个子………………
高华曾听自家老娘讲述,某年老高实在是没了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半夜去某大户人家借了点钱,可能是比较投缘,老高临走的时候人家还硬送了条大狼狗让他一并带走!
嗯,铁砂掌拍碎脑瓜子的那种......
照相的传统在老高离世后被高华三人继承了下来。
上次照相是国庆节。
所以。
那本相册里有高华从穿开裆裤,到后来参加工作的全部记录。
下午四点。
高华送两小只坐公交上学,不忘让他俩每人拎走了十二个鸡蛋。
生鸡蛋耐存放。
这样早晚用热水冲一个鸡蛋补充营养。
两小只上车走了。
高华拍了拍自行车后座:“坐上来!”
娄晓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颊微微发红,搂着高华坐好。
高华问道:“咱们是去看电影,还是去逛街?”
娄晓娥回答道:“爸爸说他想你了,想让你下午来家里做客。”
高华:“…………”
毕竟他上次去家别墅时,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同志给他扔出来了一个正品宣德炉......
那是振华的宝贝!
脑补了‘咕噜”的样子,高华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但老丈人传唤。
他不得不去。
一路上,高华有多慢骑多慢。
晓娥却很开心。
这种无忧无虑,两个人静静相处的时光最为惬意了!
只是路程再远总有终点。
娄家到了。
进门后,高华总感觉心里发毛,振华望向他的目光很是不善。
高华只是尬笑。
娄振华最终叹了口气。
现在这种情况,他家里的宝贝,连同这套房子都是要留给晓娥的,然后再传到高华和晓娥的儿子手中。
所以。
无非是早一点晚一点的区别。
但他还是很不爽!
因此。
他决定就在客厅和高华谈话。
以后都是!
毕竟他的书房里宝贝无数,万一哪天被高华看到了.......
至于谈话的内容,娄振华也极力控制着不往古玩字画上靠拢,而是忆往昔峥嵘岁月。
比如某段时间,他曾和张大帅一起进山猎东北虎。
嗯,就是那个‘妈拉个巴子挂在嘴边,然后老家被儿子送给了鬼子的张大帅。
再比如沦陷期,他曾给鬼子的被服里掺打碎了的麦秸,为此差点被小鬼子拖出去了,还是贿赂了鬼子的高官才得以幸免.......
说到这时,振华满脸遗憾。
毕竟行贿的东西是前清覆灭后,那些遗老遗少从宫里偷出来的好玩意儿!
这些本应该留在大陆,留在国人手中,却跟着战败的鬼子漂洋过海去了扶桑,现在已然下落不知......
高华没说什么。
他知道很多被抢走的好东西都陈列在了博物馆里。
所以。
有机会他会一家一家拜访。
鬼子怎么偷走的,那他就怎么偷回来!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吃过晚饭。
高华在熟悉的地方捡起了两条中华烟,然后蹬着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溜了。
嗯,不走空。
只是他并没有回家。
而是乔装打扮一番去了黑市。
兜里钱太多了。
他又花不完,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投资渠道让钱生钱,自然要换成更为保值,且拿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换取物资的黄金!
黑漆漆的夜色中。
间或亮起一道手电灯光。
人头攒动。
但几乎没有什么嘈杂声。
高华东张西望,搜寻着老赵的摊位。
这是他和光头约好的。
先找老赵,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有黄金,如果有,就前往交易,如果没有,他就只能自己在黑市上碰碰运气了。
走了一小会儿。
老赵没找到。
但让高华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AK-47!
高华凑了过去。
摊贩用手电在摊位前晃了晃,满嘴东百大碴子味:“哥们儿,好东西要吗?”
高华问道:“货正吗?”
摊贩满脸问号。
高华问道:“是老毛子那产的货吗?”
后世网络盛赞AK-47是把好枪,无论是掉沙地里,掉泥里踩两脚一样不影响使用,但这只局限于老毛子的原厂货。
人家生产时下了血本。
别的不说,老毛子产的AK-47就连枪托都是红木的!
而东瓯,还有兔子仿造的那些AK-47完全将一分价钱一分货发挥到了极致。
故障率那叫一个惊人!
但足够便宜。
这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简直完美。
能拔脓就是好膏药。
故障率高的AK-47也是枪械,总好过从前两边开片时手持大刀片子对砍吧?
听到高华的话,摊贩眼神中不由露出几分惊讶。
他在这里摆摊好几天了,还是头回见有人问出这个问题。
因此。
他从身后的背篓里又掏出了一把AK-47,低声说道:“好货不是没有,就是有点贵......看你能不能接受这个价格儿了!”
高华简单摆弄了一下。
满脸惊讶。
这支枪的成色近乎九九新!
但黑市有黑市的规矩,对面不问他的身份,不问他用来交易的钱和票的来路,他也不能询问对方货物的来路。
喜欢就买。
买定离手。
互不找后账。
高华第一反应对面是官府的便衣,但后来想想,便衣的目标主要是卖家,尤其是手里有贵重物品,或者米面粮油、鸡鸭鱼肉的卖家。
嗯,没收归公。
至于收缴上来的物资,会不会以奖励的形式发下来,高华完全不得而知。
但他知道一件事。
如果对面不是官府的便衣,那这些好东西他要定了!
高华用穷批的口吻问道:“怎么卖?”
摊贩小声回答:“两百二十块,嘎嘎新的枪你拿走,再送三十发子弹!要想再买子弹,一发一毛!如果你拿面票换,一张面票换三发子弹!”
听到'面票'俩字,高华忍不住又仔细看了看对面的摊贩。
“你瞅啥?”
“瞅你咋地!”
高华下意识回了一句。
摊贩突然笑了起来:“你也是东百的?”
高华摇头:“不是。”
他已经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东百某局铁路工人。
这也说通了为何这支枪近乎出厂状态。
毕竟北边已经全面换装了‘AKM’这一改进型步枪,换装下来的枪械堆积如山,某些管仓库的耗子拿一点出来,偷偷卖到南边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就是不知道毛妹卖不卖?可以七天无理由退换吗?高华面露微笑说道:“枪我要了!东西好,我也不砍价,只是子弹要是买的多给便宜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从1993开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