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吨吨吨。
放到一个。
吨吨吨。
再放到一个。
喝到第六瓶的时候,他终于停了下来。
就在常春汽车厂的人认为胜利在望之时,高华打了个酒嗝,摆摆手:“等我去趟厕所,回来再继续跟你们玩玩!”
说完。
他步履矫健的走了。
满室寂静。
常春汽车厂另一个姓孙的副厂长走到李副厂长旁边,压低声音:“这是从哪儿弄来的宝贝?”
李副厂长只是笑而不语。
常春汽车厂比轧钢厂的级别要高一些,掌握的资源也更多,他自然要防着对方挖墙脚!
见他不说话。
孙副厂长满脸悻悻离开。
东北这边酒桌文化更是畸形,老大哥遗留,再有过往两千年的封建糟粕,造就了这种唯酒论英雄的风俗,重要的是东北大哥好面子,对方轻飘飘一句‘你养鱼呢’的挑衅,他们甚至能喝到胃穿孔.......
所以。
他们这‘东北第一酒厂’若是有了高华这样的猛将,出门谈合作的时候也格外硬气!
可惜没成功......
少顷。
高华从厕所回来。
一进门,他就满脸霸气的问道:“下一个是谁?”
没人应声。
毕竟刚才喝倒的五个人,已经有俩人被送去医务室了,虽然死不了,但脸却丢完了!
此刻望着精神百倍的高华,没人敢来触霉头。
高华大声道:“喝又不喝,退又不退,是何道理?”
众人侧目。
好嘛!
不演关二改演张三了!
只是。
被吓破胆的夏侯何在?
常春汽车厂众人面面相觑,用眼神怂恿对方上,但没有一人敢来应战。
高华叮叮叮的敲着酒瓶。
李副厂长笑着打圆场:“要不,今儿就到此为止?接下来让厨房上点菜,大家边吃边聊?”
孙副厂长从善如流。
挥挥手。
周围看热闹的人一哄而散,仅有几个负责接待的科员留了下来。
少顷。
各色菜肴流水般端了上来。
这年月的东北菜主打一个很刑。
高华面前摆着一个搪瓷盆,里面放着类似牛蹄筋的东西,但其实不是牛的蹄筋,而是梅花鹿的筋……………
那边还有兰花熊掌和蒸鹿尾、奶扒猴头。
后一个勉强正常。
猴头菇。
但蒸驼峰就多少有些过分了。
而且特油腻。
反正高华尝了一筷子就没有继续吃的欲望。
李副厂长等人倒是很喜欢。
郭大民笑道:“前两年比较苦难的时候,我们那的副食店还卖过骆驼肉,据说是从西北千里迢迢运来的,冻得梆硬,要拿斧头去砍很久才能砍下来一点......味大肉柴,大家都不乐意买!”
他说完,原本热闹的氛围有些冷场。
那几年大家甚至连吃饱都是一种奢望,更遑论吃肉,他还嫌弃肉不好吃,属实是何不食肉糜了。
李副厂长笑着打了个圆场,重新将话题了回来。
吃吃喝喝到了十一点。
饭局散了。
高华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然后望向李副厂长:“领导,刚才我就一直想问来着,咱厂的事他们到底安排的怎么样了?”
其余人也将目光望了过来。
李副厂长笑道:“三根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高华问道:“那什么时候能提货呢?"
李副厂长愣了一下,眼中满是揶揄的笑容:“怎么,这才离家几天就想媳妇了?”
郭大民笑道:“人家小高那是新婚燕尔,哪像咱们呀......我晚上看见媳妇对我笑就直打哆嗦!”
4: "......"
您还什么都往外说啊......高华摇摇头:“我这不是怕出来的久了,耽误了咱厂的采购任务嘛!”
李副厂长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脑海中齐刷刷浮现出一样东西。
豆橛子!
李副厂长连忙说道:“放心吧,我走的时候已经交代了,这个月厂里会派人去商业部门交涉,保证物资供应不受影响。”
其余人也纷纷宽慰高华。
郭大民灵机一动:“反正距离交车时间还早,不如跟汽车厂的人说说,让他们派人,带着咱们进南边白山的林子里打打猎?”
李副厂长望向高华:“小高,你觉得呢?”
打猎啊?没兴趣!但据说这边可是老山参的主产区,刚好零元购点适合老山参生长的土壤和植被......高华努力不笑,摊手:“那也只能如此了………………”
常春汽车厂的效率很高。
第二天清晨,曾文锦就拿着介绍信来了招待所,望向众人问道:“都有谁想去老林子里玩?”
高华很自然的举手。
郭大民也举手。
还有保卫干事赵国宁。
其余人则无动于衷,他们要趁着这两天上街逛逛,买点这边便宜但四九城贵的东西回去,然后拿去和别人换点闲置的纸钞或是其他物资。
于是。
狩猎队的名单就定下来了。
高华简单收拾一下,背着自己的随身物品跟在曾文锦身后离开招待所。
门外停着卡车,卡车里坐着被高华喝趴下的潘老三。
见到高华,对方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但还是挤出笑容打招呼:“高同志,这次就由我带你们进山。”
高华轻轻点头:“那一切就拜托潘同志了!”
卡车足足跑了一天,直到深夜十一点才到了一处县城的招待所。
下车后。
高华望着招待所的门头微微愣神。
潘老三介绍道:“这里就是为了纪念那位英雄而改名的英雄县。”
走入招待所。
因为常春汽车厂在吉省的地位超然,高华等人住的全是单间。
九月的吉省,夜晚已经很冷了。
关闭房门。
盖上被子。
高华依旧感觉到有些冷。
于是,他果断用板凳顶住了房门,自己则闪身进了空间的卧室。
一直没来得及软装。
虽然黄花梨的家具看着赏心悦目,但各种硌屁股,高华将被子铺在身下,和衣而眠。
六点半。
房门外响起敲门的声音。
高华打开门。
潘老三看着挪开的凳子笑了起来:“县城里不必这么谨慎。这边人多,熊瞎子不敢过来,等到了下面的电子或是野外,晚上一定把门锁死,上厕所也尽量在屋里......”
旁边的郭大民满脸震惊。
“啥玩意?”
“熊瞎子还敢半夜敲门?”
赵国宁倒是很淡定,他摸了摸腰间的真理,安全感爆表。
坐上卡车。
他心中的安全感越发爆表。
无他。
这里全是7.62mm口径的真理!
卡车发动。
晃晃悠悠中大家感觉有些无聊。
于是。
高华低沉着嗓音讲了个恐怖黑熊的故事。
潘老三:“???”
郭大民:“???”
赵国宁:“???"
三脸懵逼,相互对视的眼神中满是惊恐。
他们决定了,今晚一定睡一间屋,任谁来了也不能拆散他们!
下午三点。
靠山屯到了。
高华从卡车上走下,向远处眺望,只见高山直插天际,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周围绿叶成荫,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草地上悠闲散步的牛羊群让这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和谐。
潘老三笑着说道:“这里是我老家,今天晚上你们就住到我家,明天早上让屯子里的民兵带你们进山玩玩。
说完。
等司机停好车。
他拎着大包小包往村里走,遇到大人就打招呼,遇到小孩则扔过去几颗糖。
其乐融融。
高华等人则背着行李,扛着真理跟在后面。
很快到了潘老三家。
这是个很典型的东北民居,矮矮的篱笆墙圈了三间房,一间正房坐北朝南,东西则是两间厢房。
看门狗被潘老三拴起来,高华等人这才进入院子。
潘老三将他们安置在了东厢房,自己则去正房和家里人叙旧。
晚餐是铁锅炖大鹅。
也许是一路走来累了,也许是被高华讲的故事吓到,郭大民和赵国宁吃过饭后就立刻回房间休息。
高华则去了正房听潘老三一家唠嗑……………
农村是熟人社会。
陌生人很难融入集体,但若是有熟人介绍,则很快就被成为小群体的一员。
此刻高华就揣着手,盘腿坐在炕上,一副东百大爷的模样。
潘老三问道:“最近屯子里有谁进山吗?”
老潘摇头:“过几天就收了,谁有那心思往山里跑?”
潘老三望向高华笑道:“妥了,咱们这次绝对能逮着大货!说不定还能打个熊瞎子呢!”
老潘毫不留情:“我看你像熊瞎子!”
* : "......"
高华问道:“咱们这边的林子里有人参吗?”
老潘笑着说道:“有,那咋能没有?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就没少上山采参,就是参没少挖,钱没赚着......”
潘老三简单解释了几句。
高华懂了。
旧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垄断,鱼有渔霸,粮有粮行,采人参也是如此,多收了三五斗的事情在哪都有。
沉默了一下。
高华问道:“那屯子里现在谁家手里有好参吗?”
老潘皱皱眉:“你问这个干啥?”
高华笑着解释道:“我是轧钢厂的采购员,职业病犯了,不能听见有好东西,有好东西就想着麻溜儿采购回厂里......”
老潘懂了。
虽然轧钢厂的工人吃不到人参,但总会有人需要。
他笑眯眯说道:“好参有,但好东西可不便宜!”
高华点点头:“这个道理咱懂!”
老潘站了起来,拍拍衣服:“你等着,我去帮你问问!”
他走后。
潘老三小声道:“放心,我帮你看着,保证不让你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