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 奸诈的老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沉默。
如同今夜的康桥。
回到家。
高华开始吭哧吭哧往下搬罐头。
娄晓娥满脸好奇:“这就是你们厂生产的罐头?”
高华无比自信:“三款拳头产品,个顶个的好吃!”
娄晓娥扁扁嘴表示不信,但望向地上的铁皮罐头时眼中又充满了好奇………………
就。
想开一个尝尝鲜!
高华随手递过去了一罐优质李鸿章杂碎:“尝尝,顺便给我提提意见!”
娄晓娥满心欢喜的捧着罐头走了。
有点像是冰河世纪里那只追逐松果的胖松鼠......
少顷。
她从厨房探出头:“妈,咱家的开罐器呢?”
谭晓丽无声叹了口气,转身去杂物间找出开罐器,走入厨房,絮絮叨叨的数落着自家的大馋丫头。
娄振华满脸惊讶:“这么快就把罐头做出来了?”
高华点点头:“做罐头特简单,能不能通过做罐头挣钱,主要靠能否掌握稳定的供货渠道,以及稳妥靠谱的买家。”
娄振华笑着说道:“是这么个道理。”
说完。
他叹了口气:“可惜了,你做的是罐头,如果是别的产品就更省心了。”
毕竟计划经济。
几个领导带着一群专家学者噼里啪啦敲一敲算盘,确定一年需要的各类物资,然后下发生产计划,工厂只管闷头生产,不需要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
这种模式有好有坏。
但和高华无关。
他如今做的是外贸,和改开以后的衬衫换飞机一样,主要通过廉价的成本来获取海外市场。
恰在此时。
娄晓娥捧着加热好的李鸿章杂烩走了出来,献宝一样望着振华:“爸爸,尝尝高华他们厂生产的罐头!”
娄振华轻轻颔首,浅尝一口,嘴角微微扬起:“不错不错,有我前些年吃的街边馆子三四成的风味了!”
高华喜笑颜开。
很简单。
喜欢爆辣、巨酸、?甜、滂臭的人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口味还是比较中正平和。
李鸿章杂碎为代表的‘杂烩’就是这样。
不辣、不酸、不咸、不甜、不臭。
但好吃。
娄振华的对李鸿章杂烩的评价不算低。
毕竟在他所说的那个充分市场竞争的年月,食客可以想吃哪家吃哪家,哪家做出的饭菜味道好,物美价廉,食客就去谁家吃,所有活下来的街边馆子都有好几把刷子。
预制菜能有现炒菜三四成风味,完全能称得上是合格产品!
能够大卖!
娄振华猛然想起一件事:“这个罐头是‘燕牌对吧?”
高华点头。
振华问道:“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罐头可以出售到欧美等西方国家?”
高华再度点头。
娄振华笑了起来,手指晓娥:“我刚想起来,晓娥最小的哥哥景翔,在香江一家阿美莉卡的洋行做事,明天我给他发封电报,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商谈罐头出口的事情……………”
高华:“…………”
高华幽幽问道:“您确定是刚刚想起来?”
他在“刚刚'二字上加了重音。
振华尬笑两声,假装口渴喝水。
毕竟他不确定高华做出来的罐头品质如何,万一不好吃,坑了自家儿子怎么办?
半子。
哪里比得过亲子啊!
高华对此并不在意,只是轻声问道:“可是撇开口岸的外贸公司和洋行做买卖,手续会办理的很麻烦吧?”
娄振华笑道:“不麻烦......嗯,这事儿我来做!”
高华缓缓点头,上二楼打电话去了。
对方是老李岳父的张秘书。
打电话时,他大力吐槽制罐厂影响了罐头厂的正常生产,要求对联合罐头厂进行二次融资,获取的资金用于建设一家专门的制罐厂。
毫不意外。
他的这个请求被驳回。
不过第二天制罐厂的厂长亲自到了罐头厂。
负荆请罪。
虽然有点夸张,但对方那诚惶诚恐的态度足以证明张秘书办事的雷厉风行。
对方保证在一周之内完成十万个铁皮罐子的制作,另外还承诺会将投入全部的生产线制作铁皮罐子,尽早交付四百万个罐子!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答应先给货后付钱!
高华却摇了摇头:“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我也是轧钢厂出身,知道你们制罐厂的日子也不轻松………………”
回到办公室。
高夏满脸茫然:“哥,这次你咋给钱给的这么痛快?”
高华回答道:“煤矿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进货没什么成本,大型采矿设备动辄几百上千万,小一点的也要几十万,咱欠他十万八万的货款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制罐厂属于来料加工行当,本钱小,主要盈利点在于加工材料
后剩的金属碎屑,这就没有必要压他的货款了......”
高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解决了罐头瓶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原材料的问题。
罐头厂年产两千吨。
合计每天5.5吨。
因为有料汁和配菜的存在,每天需求的猪肉不超过三吨,高华自己就能搞定,但他办厂的理由是防止猪肉集中上市造成的供需不平衡。
自然而然的,要从市场上采购一批猪肉。
但不是现在。
毕竟国家的调研结果很明确,今年七月份以后才会有大量猪肉上市。
而且经过了前面几年的困难时期,国家冻库的战略储备,以及军队和地方都严重缺肉,尤其是后者,一旦猪肉大量上市,无论是军方还是百姓必然会产生报复性的消费。
所以。
至少在明年春节前后,高华可以安心出自己库存的猪肉。
但今年有两千吨的生产任务。
重要的是。
老给他联系好了买主,他这边只管高品质的生产,完全不用发愁罐头的销售问题!
所以。
罐头的产量越高,回款越快,盈利越高,各部门追加的投资就会越多,生产线就会再度扩张,罐头的产量就会越高!
如此形成一个了良性循环。
不只是罐头厂赚钱,周边的养殖户、菜农也赚钱,到时建立起专门的制罐厂、屠宰场,再多研发不同的罐头品类,打造一个拥有三四万工人的北方梅林罐头厂!
于是。
高华让高夏在办公楼和生产车间门口都挂了横幅。
大千三十天,月产两千吨!
全厂沸腾。
吓的。
毕竟2000吨是全年的生产计划,如果用30天来完成全年的计划,意味着每天要生产近67吨罐头,每小时生产5573.3斤!
厂长疯了。
所有人心中不约而同产生这样的想法。
但与此同时,大家也豪情万丈,想要尝试着跟随一个疯子厂长,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无他。
想转正!
毕竟横幅下面还贴着告示,上面写着如果完成生产任务,所有的临时工都将转为正式工,同时变更的还有农村户口和粮食关系!
成功转正,她们将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更加关键的是,如今孩子的户口随母亲。
即母亲是城市户口,孩子就是城市户口!
反之。
母亲是农村户口,孩子也是农村户口。
所以。
女工不仅是自己转正,她们一旦获得城市户口,还会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城市人,吃商品粮!
群情激荡!
口号声响彻云霄!
高华则开着车去了南郊货运站。
无他。
保障猪肉供应。
如今虽然是三月份,可四九城的最低气温依旧维持在零度左右,完全不担心当天没加工完剩下的猪肉、鸡肉会腐烂变质的问题。
109号仓库前。
高华在墙角隐蔽处仔细寻找,东西找一番,终于发现了北郊木材厂林工给他留下的钥匙。
嗯,他之前太忙,没时间等着北郊木材厂来拉货,于是将五百万木头锁在仓库里,将钥匙留给对方,让对方自取五百木头。
当然了。
先钱后货。
进入仓库之后,简单打扫卫生。
高华一挥手,冻得硬邦邦的猪腿如雨点般落下,同样雨点般落下的还有用于制作低配版李鸿章杂碎的整鸡和猪脾脏。
另外还有两大桶橙子酱。
至于需要的蔬菜和糖精等佐料,则从周边公社和供销社购买。
这都是不是难事。
前者是因为招工协议,后者则有张秘书这个杀手锏,除非供销社的领导不想干了,否则糖精、盐、味精之类的物资要多少有多少!
盘点完一切。
仓库门外响起高夏的声音。
开门。
高夏身后跟着长长一队人力板车。
毕竟联合罐头厂一穷二白,没有属于自己的车队,不过本着多快好省的精神,板车是租的,拉车的车夫是不上班在宿舍休息的女工......
一百多人!
一百多女人!
每个人都梳着时下最流行的两条垂肩羊角辫,身穿干净整洁的工人蓝棉袄,摩拳擦掌,一副蓝色娘子军的模样!
不时有路过的装卸工投来讨好目光,主动上前询问联系方式。
但女工们只是骄傲的昂起头,恍若未见。
她们不是普通的女工,她们是见过大领导的女工,是干得好月底转正的女工,岂是那些注定要干一辈子苦力的装卸工所能勾搭的?
很快。
近十万斤物资装车。
上百辆板车排成长队离开货运站。
女工们脸上的神情更加骄傲。
她们拉的是肉!
重要的是,无论是李鸿章杂碎还是左宗棠炸肉,食材中都不包含骨头,而她们拉回来的猪腿和整鸡里有着不少的骨头!
所以。
骨头熬汤喝了长力气,碎肉收集起来包饺砸!
货运站有这么好的伙食吗?
女工们昂首阔步,骄傲中满是浓浓的优越感。
回到罐头厂。
采购来的货物开始过地磅。
猪肉87580斤,每斤0.8元,价值70064元;鸡肉9560斤,每斤0.6元,价值5736,再有橙子酱每斤0.3元,200斤价值60元,猪脾脏每斤0.3元,1000斤价值300元,合计76160斤。
财务科长李琪恋恋不舍的将大捆钞票交到了高华手中。
但高华却摆摆手:“先记账……………”
李琪满脸疑惑:“不是,领导,这可是几万块呀!”
高华笑了笑:“供货方是我的朋友,人家知道咱们是涉外企业,能搞来外汇,给咱们大批量供货就是为了调换外汇......”
李琪满脸恍然大悟。
调换外汇在老百姓眼中是了不得的大事。
但对于工厂来说却很稀松平常。
这样的事她在轧钢厂就见的多了,此刻自然不放在心里,只是给高华开了一张盖着财务公章的欠款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重生从1993开始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