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罐头厂。
老厂区岁月静好,隔壁的新厂区已经彻底变成了工地。
两三百人忙碌在烈日之下。
高华想了想望向高夏:“去给刘岚说,让她多煮点山楂水、绿豆汤之类的解暑汤水,放进冷库里冻一下,拿来给施工队的人喝!”
高夏跑步离去。
此时。
人秘科科长林志跑了过来:“厂长,这是新做出来的招工计划,您过目。”
高华接过看了起来。
新厂区建成之后,罐头厂将进行二次招工,招工两百二十五人,负责生产罐头的女工招收不多,只有一百人,剩下全部都是运输队、保卫科、仓管,以及逐渐完善的行政岗位。
比如卫生室。
比如宣传科。
比如供应科。
比如采购科。
供应科负责的生产运营,主要采购生产资料,原辅材料。
而采购科则主要负责食堂和职工福利。
高华从前干的就是这个。
虽然他能自己解决绝大多数的采购任务。
但该有的行政机构还是要有。
大不了养几个富贵闲人,必要时给罐头厂,还有他遮风挡雨就行了......
工资支出,永远是工厂最小的一笔支出。
再然后就是劳资科。
从前罐头厂一穷二白,能凑活就凑活,很多部门职能混乱,人秘科既负责秘书工作,也管理干部,更负责招工管理工人。
现在逐渐步入正轨,自然需要有专门的劳资科来负责全厂职工的工资、福利、奖金、津贴、抚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至于生产、维保、电工等也需要扩招。
若是扩招完成,联合罐头厂将成为一个拥有五百多工人的小型工厂。
当然了。
这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高华准备等外贸订单陆续增加之后,再开始筹建配套工厂。
比如制罐厂。
他看那群咸鱼不顺眼已经很久了!
林志走后。
赵根生从远处跑了过来,望向高华露出讨好的笑容:“厂长,听说咱厂要组建骡马运输队?”
高华点点头,问道:“你有合适人选?”
毕竟赶大车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寻常人没个三五个月学不会。
重要的是,车夫不仅要掌握车辆的维修和保养,更要略懂一些兽医,方便在牲畜生病时进行简单救治。
赵根生试探着说道:“您还记得我们村赶大车的赵大胆吗?他有个儿子叫赵二孩,前几年去了骑兵师当兵,去年复原回来.....……”
高华听到“复原”两个字当即笑道:“既然当过兵,就让他来咱厂运输队先干上两天,要是适应就留下来当个临时工,表现突出的话优先转正!”
毕竟当兵需要政审。
在这个年月,农村兵完全可以说是“国家严选”的存在………………
想了想,高华又说道:“你要是还认识这样的人,也可以一并介绍到厂里来上班!你也知道,咱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运输队越早建起来,咱厂的二期工程越早竣工!这可都是功劳!”
赵根生欢天喜地的走了。
再然后林志又回来了。
这次不是他一个,他身后还跟着穿着白色半袖衬衫的罗局长。
高华顿时露出了谄媚的笑容:“哪阵风把咱们的大局长给吹过来了?”
罗局长根本不为所动。
他盯着高华:“好你个小高,净跟我打埋伏!我问你,你的高标准招待所现在是谁在住?”
高华:“......”
他怒视林志:“谁他娘的打老子小报告?”
林志满脸委屈巴巴。
罗局长摆摆手:“事实摆在眼前,还用别人告状?难道我是瞎子,领导是瞎子?”
高华赶忙陪着笑脸:“这不是洋人来那次住了市里的招待所嘛......厂里的招待所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让工人暂时当成了宿舍!”
说完。
他满脸严肃:“效果很是显著啊!要不是有高标准的宿舍,我厂大千三十天的计划也完不成不是?”
罗局长缓缓点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高华连忙拍着胸脯做出保证。
毕竟严格意义上讲,食品局的罗局长是他的直属领导.......
罗局长漫步工地,一一对将眼前的景象,对照着高华送上来的规划图,不由得轻轻颔首:“这次倒还是老实,没有再给我打埋伏,搞阴阳图纸………………”
高华尬笑。
其实有。
如今国内秉承的厂办社会的理念。
简单来说。
工厂是一个利益团体,工人们都是团体的一份子,工厂的钱除了上交国家,用于生产之外,基本上都要用在给工人的福利保障上。
比如学校、医院。
可以说,从一个工人子弟的出生,到受教育,到毕业找工作,到娶妻生子,到死亡,全部由其所在工厂一手包办!
罗局长看到的仓库位置,其实是高华预留出来的托儿所......
毕竟未来的罐头厂双职工家庭不会少。
所以,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不只是托儿所。
高华还相中了附近一块荒地,准备将来修建分配给已婚工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建造罐头厂子弟小学、职工俱乐部之类的生活区......
转了一圈。
罗局长满意离去。
高华松了口气,望向委屈脸的林志:“对不住了......这样吧,等下你去我办公室,把那两兜子冰糕拿回家给孩子吃!”
*kit: "......"
他莫名有种被高华当成小孩对待的感觉。
打一巴掌给颗甜枣。
但高华冰箱里放的都是牌子货!
北冰洋冰激淋。
北冰洋奶油雪糕。
一毛钱一根的奢侈品!
所以。
林志望向高华:“厂长,要不你再骂我两句?不然我总觉着拿着不踏实……………”
"......"
时间一天天过去。
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度肉眼可见的增加。
联合罐头厂也变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起来,各个部门相继建立。
厂办大楼中,厂长办公室、人秘科、财务科、劳资科、宣传科、妇联、工会都在三楼,二楼则分给了医务室、供销科、采购科、生产技术科、维保科、运输队这些部门。
干部岗主要来源商业局、食品局和轧钢厂的子弟或在职人员。
至于一楼则是升级后的武装保卫部,下辖保卫科、基于民兵团、消防队三个部门,人员主要来自轧钢厂。
武装保卫部受双重领导。
其一就是公安部门,再就是高华。
在两者不发生冲突的时候,高华这个现管以及给他们发工资的人话语权更大一些。
此刻办公室内,电风扇吱吱嘎嘎的吹着,高华望着面前的人才济济十分满意。
但很多人却彼此敌视。
嗯,今天商量各部门经费分配的具体细则,总预算有限,如果有部门多吃多占,自然就有些部门要缩衣节食。
最先举手示意想要发言的是武装保卫部部长刘大江。
此人从轧钢厂调来,和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十二个复员军人出身的保卫干事和武器保管员。
高华轻轻点头:“请讲。”
刘大江站起来大声道:“响应上级号召,各单位大办民兵师!咱们联合罐头厂也不能落于人后,只是鉴于咱厂女工多而男工少,所以只是成立一个民兵连,下辖两个女兵排和一个男兵排,再有机枪班、双管高机班、骑兵班、
通讯班、卫生班,这些都需要钱...………”
(民兵火力)
高华一辆懵逼。
但窃喜。
毕竟他还没打过高射机枪,如果厂里民兵连有了双管高机班,他这个厂长是不是也能过把手瘾?
于是。
高华当即拍板:“既然是国家发出的号召,厂里自然要大力支持!"
刘大江笑容满面。
他在部队的时候就是个连长,如今终于又当上连长了!
再就是医务室。
医务室一共有两个医生,一个执业医师,一个实习医生,均来自轧钢厂,另外还有四个轮班护士,其中就有杨秀英的侄女,其余三人也都是轧钢厂的子弟。
毕竟轧钢厂是联合罐头厂的大股东。
人事任命的比重很高。
医务室的经费需求同样得到批准。
治病救人,投入经费再多也不为过。
接下来的经费就是有些部门拿到的多,有些拿到的少。
比如采购科。
主要是敢怒不敢言。
嗯,采购科科长是高夏,他还兼任后勤处的处长。
毕竟古人说过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扩张之后的联合罐头厂各个单位都分走了不少的干部岗位,高华给自家小老弟分块饼无可厚非。
当然了。
为了服众,高夏只是升了官,兼任厂长助理的同时担任后勤处和采购科的工作,并没有涨工资待遇。
小老弟对高华的这个决定同样敢怒不敢言......
但这不代表他忍了。
小老弟愤愤不平的准备回家告家长!
娄晓娥。
毕竟长嫂如母!
而对于高华而言,孩儿他娘也是娘!
开完会。
各自离去。
劳资科的人开始忙碌起来。
整理旧档案,并且给新入职的两百多工人办理入职手续。
临时工。
傍晚,高华开车去了南郊货运站。
把空间养的马放出来。
如今运输队二十个人全员到岗,胶轮马车也采购到位,万事俱备,只欠驽马到齐,运输队就能参与到二期工程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