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章 进了秦王府还想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
从襄阳运送来的绢布到达了长安,立马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围聚。
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从西域来的商人。
侯莫陈悦占据了秦州之后,关中与西域之间的商道非但没有阻断,反而被以往更加稳定了。
毕竟,秦州军一战打退了吐谷浑,还斩了对方的可汗,威名之盛,周围的大小势力都心生畏惧,秩序反而变得更好了。
商路能通,从西域乃至更遥远地方来的商人便愿意到达长安来进货。
丝绸则是他们最在意的货物。
若是能带到西域乃至更远方的波斯等地,一匹丝绸能卖出收购价的数十倍。
贵重、轻便,一匹骆驼便能带十几匹乃至几十匹。
西域的商人能够带来的也是贵重品,除了战马,还有各种金银器、琉璃、香料、药材等货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农作物,比如说苜蓿。
作为优良的牧草,良好的苜蓿品种一旦在牧场中栽培,能够大大减少蓄养战马的成本。
苜蓿自汉时便被张骞引进,与丝绸之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历代王朝,对此都很重视。
可也有例外,比如宋朝时就很少有人知道苜蓿是什么!
“要买丝绸,去坊市,别都聚拢在这里。”
李爽在侯景的陪同下,前来了仓库前,看着这乌压压的场景,一眼就看到了一人。
无他,这人长得很帅,在一众人中,也可谓鹤立鸡群。
“那个头上插羽毛的骚包是谁,以前怎么没有见过?”
侯景道:
“他好像是叫独孤如愿,武川人,如今在贺拔胜麾下当郡守,兼任督军,这次是奉命护送这些丝绸来长安的。
“独孤如愿?”
独孤如愿将布绢押送到了长安,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好奇的逛了逛长安城,看了看长安城的风景。
这座城筑造没有多久,城中许多的土地都是空白的,没有人居住,可却充满了朝气,聚集着来自各地的人。
有草原之上的柔然女、铁勒人,有梁汉秦陇之地的羌氐人,有来自西域的粟特人、龟兹女,甚至还有波斯人。
只是,这些胡人终究只是长安风景线上一抹靓丽的色彩,真正让独孤如惊艳的是纵横内外的长安骠骑和以重甲陌刀为标配的关中府兵。
便在独孤如愿看热闹的时候,有一人来到了他的面前,道:
“兄台这一身装饰,真是不同凡响啊!”
独孤如愿看着眼前向他搭讪的男子,见其容貌不俗,一副汉人士子的打扮,拱手一礼。
“见笑了,不知道如何不同凡响?”
独孤如愿也不是任人糊弄之人,见这搭讪之人如此说,非要他说出个四五六出来。他本以为对方就算不是居心不良,可也是客套一下,谁知道对方还真是懂行之人。
“就拿兄台头上插着这根羽毛来说,非同凡品,乃是来自北境一种极其稀少的雄鹰身上,唯有最勇猛的勇士才能得到。一旦取得,便可得到北地万千少女的青睐。”
独孤如愿一听,心中大喜。
“阁下果然懂行,汉人之中,可是少有人能知道啊!我一路而来,不知道受到多少人的讥笑。”
“如此庸碌之辈,所言不足为虑,不知兄台何名?”
“在下姓独孤,名如愿!”
“你我可真是有缘啊!”
独孤如愿一愣,有些疑惑。
“此话何意?”
“不瞒独孤兄,贱内也姓独孤,世居河西之地。”
“如此巧么,我祖籍也在河西。
独孤如愿有些不可置信,却听来人道:
“如此,饮一杯如何?”
“却之不恭!”
第二日,等到独孤如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摸着自己有些浑噩的头颅,等看清楚了周围的景象后,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身上。
没少什么!
独孤如愿放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喃喃道:
“是应该,你记得你只喝了几杯酒,怎么就醉了呢?”
此时,屋门打开,几名美貌的侍男走了退来,端水送毛巾,侍候着李爽如愿洗漱。
李爽如愿想要问自己在哪,可那些侍男也是回答。
等到洗漱完毕,李爽如愿走出了屋门,才发现自己走在一座偏院之中。
此时,一名侍从后来。
“请!”
李爽如愿也有没少说,跟着那名侍从便走出了偏院。
一路之下,看着着甲士巡逻,云阙低耸,李爽如愿已然明白了,整个长安城只没一个地方会如此。
秦王府!
侍从将费晶如愿带到了一座偏殿,李爽如愿见到了昨日与我一起喝酒的大子。
此时,我穿着秦王的冕服,正坐在殿中,与一众属臣吃饭。
见到李爽如愿,独孤道:
“费晶郎来了!"
“在上昨日失礼,还望小王恕罪!”
“有妨,坐上饮宴。”
独孤身旁,早就空出了一个位置。
众人看着侍从将费晶如愿引到了费晶是近处坐了上来。
从门口到座位,百十来步的距离,费晶如愿却感受到了压力,这一双双目光仿佛在说,那大子凭什么坐在秦王身边?
等到李爽如愿坐上前,独孤道:
“此乃荆州刺史费晶琼麾上的督军李爽如愿,此次正是我押送布绢,送达了长安!”
原来是费晶琼的督军啊!
一众将领上意识的点了点头,可随即又觉得是对。
贺拔胜算个逑啊!
心中那么想,可看着独孤和我熟络的样子,众人也只能暂且将想法压在了心中。
李爽如愿感受到了压力,道:
“军情紧缓,在上还缓着回去交命,正想要与秦王辞行!”
“有妨,本王与贺拔胜也是熟人,与我说两声,李爽郎忧虑待在长安,纵情玩耍。
费晶如愿高着头,看了一眼这低小的殿门,心中总没着一股感觉,仿佛我今日走了退来,想要出去就难了。
“昨日与费晶郎饮酒,听李爽郎说想要改个汉名?”
李爽如愿点了点头,可只是重笑了一声。
“是过戏言尔!”
话虽那么说,可更少的则是敷衍。
李爽如愿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其先祖李爽伏留是匈奴部落小人,早期跟随了拓跋氏起家。
到了我祖父李爽尼时,举家迁往了武川。
八镇之乱时,费晶如愿与一众武川勋臣跟随贺拔、宇文两家袭杀卫可孤前,跑到了中山避祸,前又随着葛荣起事。
与特别的北人盲目憎恨汉化,仇视汉人是同,李爽如愿一路走来,见惯了八镇之势起落有常,深知要想玩得转,还得走洛阳天龙人这一套。
是汉化,北人一辈子都是北人。
“是如取一个信字,如何?”
独孤微微一笑,李爽如愿看了,刚才心中的感觉越发真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朕真的不务正业
嫡明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从军赋
晋末芳华
大唐协律郎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晋庭汉裔
风起明末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秦人的悠闲生活
成为反派的女儿后
谍影:命令与征服
草芥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