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章 SKU(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百事可乐准备再次来谈瓶盖授权,陈秉文看的非常透彻。
未来几年会是百事可乐最风光的时候,他们把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压的只剩24%。
要不是可口可乐靠着自动售货机和快餐渠道硬撑,可能真...
雨停了,但紫苏田上的水珠仍在叶尖颤动,像无数未落定的念头。陈秉文站在“心壤计划”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手中捧着一杯刚熬好的七层甜汤??温度恰好,香气层层递进,第一口是莲子的清润,第二口是百合的微苦回甘,第三口桂圆的暖意便顺着喉咙滑下,仿佛有人在胸腔里轻轻点了一盏灯。
这碗汤,是他亲自在潮州老宅守了七小时才得来的成品。阿嬷说:“火不能急,人不能躁,糖要分三次放,像说话一样,一句一句来。”他照做了,也终于明白,所谓复原,不是复制,而是**重走一遍时间**。
手机震动,是林婉仪发来的消息:“‘团圆计划’礼盒设计定稿,卡带预留30分钟录音空间。第一批生产十万套,春节前全球寄出。”后面附了一张图:深红色木盒,盖面烫金刻着“七层甜?一生圆”,打开后内嵌一包定制冲剂、一袋莲子种苗,还有一枚铜质小勺,勺柄弯成归鸟形状。
他轻笑一声,回了个“好”。随即又补了一句:“加一句说明书:请用慢火,至少煮四十分钟。”
他知道,很多人会嫌麻烦。他们会想,不就是一碗糖水?冲开水不就行了?可正是这份“嫌麻烦”,才是测试真心的标尺。愿意为一口记忆花上四十分钟的人,才真正需要它。
当天下午,研究院迎来第一位海外学者??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华裔人类学教授周曼?。她母亲是台山人,五十年前随丈夫移民北美,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喝阿妈煲的番薯糖水。”此后三十年,她走遍美洲唐人街,尝过上百种“家乡味”,却始终觉得“差一口气”。
“那口气是什么?”她在讲座上问。
陈秉文答:“是你妈小时候,阿妈一边搅锅一边哼的那首童谣。声音混在蒸汽里,渗进糖水里,成了味道的一部分。我们复制得了分子,却复制不了那段声波与情感的共振。”
全场静默。
周曼?眼眶泛红,从包里取出一支老旧录音笔:“这是我母亲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去年我在旧屋阁楼找到它,里面有一段模糊的音频……你们能分析吗?”
技术人员接过录音笔,接入AI“甜舟”的声纹解析系统。经过降噪处理,一段断续的女声缓缓流出:
>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落床……阿妈煮碗番薯糖水,甜甜话你听……”
声音颤抖,带着咳嗽和呼吸机的杂音,却有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
三分钟后,“甜舟”完成比对??全球数据库中,共有十七位老人曾在生命末期无意识哼唱此曲,分布于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墨尔本、法国巴黎、日本神户等地。最惊人的是,这些人的祖籍全部集中在广东江门五邑地区。
“这不是偶然。”林婉仪低声说,“这是一种文化基因的记忆链,通过声音代际传递,在临终时刻被激活。”
当晚,团队决定将这段童谣纳入“团圆计划”卡带默认音轨,并命名为《归音》。
与此同时,新疆塔克拉玛干的“大地安眠曲”项目传来新进展。第三代声波灌溉系统已覆盖两千亩荒漠,绿洲面积扩大至原先四倍。更令人振奋的是,中科院生态研究所检测发现,试验区地下水中首次出现了**活性益生菌群落**,种类多达三十七种,其中一种被命名为“蜜脉芽孢杆菌”,其代谢产物与蜂蜜中的天然抗菌成分高度相似。
专家推测:这是古老植物种子在声波刺激下复苏后,根系分泌物吸引微生物重建生态的结果。
“我们唤醒的不只是土地。”项目负责人在视频会议上说,“是整条沉睡的食物链。”
陈秉文看着卫星地图上那一片逐渐蔓延的绿色,忽然想起小时候阿婆说过的一句话:“甜的东西,最耐活。糖渍过的梅子能存十年,蜜封的姜片能放二十年。不是因为它不怕坏,是因为它把时间腌进了自己身体里。”
他当即下令:“成立‘荒漠甜源’专项组,研究这些新生植物是否具备特殊营养结构,能否转化为新型情绪支持食品原料。”
命令下达第二天,董事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
钟强这次带来了财务报表:“今年Q1研发投入占比已达总营收的63%,远超行业警戒线。投资者已经开始质疑我们的盈利模式。我建议,立即暂停‘中华甜脉研究院’所有非核心项目,包括‘团圆计划’‘荒漠甜源’,集中资源推出‘脉动?心宁系列’??焦虑缓解椰奶、抑郁辅助黑芝麻糊、创伤疗愈杏仁茶,定价高端,主打都市白领市场。”
会议室气氛凝重。
李阿芬坐在角落,默默翻开那本海南手账,指着其中一页:“这里写着,‘甜非售物,乃信使也。’当年我阿公逃难下南洋,靠的就是一碗冰糖雪梨救活一个商人,换来船票。如果我们现在把糖水变成奢侈品,那我们跟那些卖‘心灵鸡汤’胶囊的公司有什么区别?”
钟强冷笑:“情怀不能发工资。没有利润,再伟大的理想也会饿死。”
陈秉文一直没说话。直到服务员端上茶点??一碟潮汕老妈宫粽球,两碗刚熬好的双皮奶。
他拿起勺子,轻轻敲了敲碗沿,发出清脆一响。
“各位听过‘开锅仪式’吗?”他缓缓开口,“在岭南老派糖水铺,每逢新灶启用,师傅要点香、祭灶君、诵祖训,然后亲手揭开第一锅糖水的盖子。那一瞬间,满街都能闻到香味。但这香味,必须免费送给街坊邻居尝,一碗都不能卖。为什么?因为‘甜气要先养地脉’,人气未聚,财气不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开锅’。‘团圆计划’是养文化之脉,‘荒漠甜源’是养自然之脉,‘甜流计划’是养人类之脉。你们觉得它们不赚钱?可我要告诉你们??**这才是最大的生意**。不是赚钞票的生意,是赚‘人心归处’的生意。”
说完,他起身走到投影幕前,调出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味忆星图”捕捉到的情感共振点:伦敦地铁站一位华人女孩边喝姜撞奶边流泪;迪拜工地一名工人收到家乡寄来的绿豆沙冲剂后跪地叩首;巴西圣保罗教堂里,一群华侨老人围坐一圈,播放《归音》童谣,齐声哼唱……
“这些人,不会都来买我们的产品。”他说,“但他们记住了这个品牌??不是因为它多贵,而是因为它懂他们有多痛。”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表决结果:维持原战略不变。
散会后,陈秉文独自登上总部天台。夜风拂面,远处深圳湾灯火如星河倒悬。他掏出手机,给阿婆拨了通视频电话。
“阿婆,我想通了。”他说,“我们不该只做糖水。我们要建一座‘甜脉博物馆’,把所有复原的配方、录音、故事、灶台都陈列进去。还要办‘全球家庭熬煮日’,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号召世界各地华人同步开火熬糖水,用味道连接时区。”
阿婆笑了:“你阿公要是还在,一定说你疯了。但他也会偷偷帮你搬柴。”
一周后,“甜脉博物馆”筹建启动。选址定在深圳梧桐山脚下,紧邻归心园。设计方案由十二位来自不同省份的老匠人共同参与,建筑外形取“锅”之意象,屋顶呈弧形铜铸,内部设十二个主题展厅,分别对应十二种经典糖水及其背后的情感原型:离别、重逢、思念、宽恕、成长、告别……
而中央大厅,则悬挂着那口从新加坡挖回的铜锅,下方地面镶嵌一块透明玻璃,露出一段真实挖掘现场的土层剖面,层层叠叠,宛如年轮。
与此同时,“团圆计划”礼盒开始量产。生产线上,每一盒都会随机放入一张手写祝福卡,由研究院志愿者书写,内容各异,但结尾统一为一句:“愿你所熬之甜,终有人愿等。”
第一批十万套迅速被预订一空,订单来自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一单,寄往南极科考站,备注写道:“这里零下三十度,但我们需要一点热乎的记忆。”
春节前夕,斐济传来新消息:第二批“甜流计划”物资抵达,同时,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甜根节”,用椰浆、木薯、热带水果仿制“七层甜汤”,并在村口立起一座石雕??一口大锅,下面燃着火焰,上面飘着蒸汽,雕刻题字为:“Tama’oga le vili”(萨摩亚语:甜,是有根的)。
陈秉文看到照片时,正在归心园检查紫苏田的生长情况。这片田已被划入“甜脉作物保育区”,未来将专门培育用于情绪支持食品的传统食材:野生葛根、红芽芋、鸡头米、桂花、陈皮……
农技员报告:“紫苏长势良好,叶片中检测出高浓度罗勒烯,具有显著镇静效果。按计划,明年可实现规模化种植。”
他点点头,蹲下身,指尖轻触一片湿润的叶子。雨水顺着叶脉滑落,滴进泥土,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就像时间本身。
除夕夜,全球“家庭熬煮日”首次举行。从旧金山到多伦多,从悉尼到约翰内斯堡,数以万计的家庭在同一时刻点燃炉火。社交媒体上,#我家的年夜甜#话题爆红,视频中老人教孙辈搅锅,游子隔着屏幕闻味落泪,异国情侣依偎共饮一碗红豆沙。
“味忆星图”实时数据显示,当晚全球情感共振强度达到历史峰值,形成一朵巨大的螺旋光斑,中心仍是东南沿海,但辐射范围已覆盖整个太平洋圈。
午夜钟声敲响时,陈秉文站在博物馆工地前,望着天空绽放的烟花。手机响起,是林婉仪发来的语音:
“你知道吗?刚才有个小女孩上传录音,她说:‘妈妈,我喝到了奶奶的味道。’而她的奶奶,三年前就去世了。”
他闭上眼,任冷风吹过脸颊。
那一刻,他终于彻底理解了手账上那句遗训:“火候未到,莫揭锅盖;人心未暖,莫言归途。”
有些事,急不得。
有些人,忘不掉。
有些甜,注定要用一生去回应。
正月初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归心园的木屋上。陈秉文推开窗,看见紫苏田上薄雾缭绕,宛如蒸腾的糖水香气凝而不散。
他转身走进厨房,点燃煤气灶,取出一只素白瓷锅,倒入清水,放入莲子、百合、桂圆、薏米、红豆、芋泥,最后撒入一小撮冰糖。
火苗安静燃烧,锅中渐渐沸腾。
他坐在灶前,一勺一勺慢慢搅动,像潮州阿嬷教的那样,不急不躁,耐心等待每一层材料彼此渗透、交融成一体。
一个多小时后,糖水终于熬成。他盛出一碗,放在桌上,又取出一张空白录音卡带,按下录制键,轻声说:
“阿婆,新年快乐。今天这锅糖水,我守了两个钟头。虽然您不在身边,但我好像听见您在说:‘火候到了。’”
说完,他对着空气举杯:“敬所有等过这口甜的人。”
窗外,阳光穿透薄雾,照在那片紫苏田上,叶片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召唤。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人打开“团圆计划”礼盒,听着这段录音,端起一碗同样温度的七层甜汤,轻轻吹了口气,然后喝下第一口。
那一瞬,距离消失了。
语言失效了。
唯有甜,穿越时空,稳稳落地。
就像一句迟到了百年的回答:
我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从1993开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