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山寒色,天末凉风。
丑时正刻的孔子故里仍陷入无尽夜色的笼罩之中。
“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号为鲁国故都的曲阜城,一直是儒家中人梦想的“圣京”。
但在今早,圣人后裔似乎不得不与之说再见了。
自孔子离世,儒家的政治主张始终未能得以伸展,尤其是在孟子之后,这个学派仿佛已经筋疲力尽,奔走仕途矢志治世的精神大大衰减,渐渐地专务于治学授徒了。
不欺然,这种无奈的收敛,反使儒家意外地发现了真正的“人世学问”。
儒家一跃发展为天下最为蓬勃的学派,各郡县皆有儒家名士之私学,堪称弟子遍布天下。
与此同时,孔氏一门稳定传承繁衍颇盛,至于今日,孔门已传到了第十二代。
这一传承的嫡系脉络是:孔子、孔?(伯鱼)、孔?(子思)、孔白(子上)、孔求(子家)、孔箕子京)、孔穿(子高)、子慎、孔?(子)、孔忠、孔武、孔延年。
除了第八代子慎做过几年战国末期魏国的丞相,其余尽皆治学。
如果要形容孔子和孔家的话,“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
孔子及后裔,从未有过伯侯之位,却能称之为至圣世家,只能说门徒多了就是好。
抢占话语权、霸占解释权......墨家巨子骂之为学问里的“暴学”,一点不错。
只可惜,学问的暴虐抵御不住权力的暴虐,在大汉皇太子令下,天下儒士被强制“共功”了。
在朝廷政令没有崩碎圣京前,仗着至圣世家尚有几分余威,本代孔家族长,当朝奉祀君孔延年,与族老数次众议后,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弃京西狩!”
无数孔家族人一脸茫然,听任摆布,而孔延年也卸去了族长、奉祀君的装扮,穿着一身粗布短衣,梳着普通的发式,在他身后,当代文魁存在的孔安国同样穿着,神情沮丧。
“叔父,不必自责。”
孔延年叹了口气,无奈道:“?兄尽力了,然上君天纵之才,非战之罪,我族运如此。
诸侯王臣廷议之上,?宽几乎全盘抹去了卫青、霍去病的万世之功,上君的武功盛德,以“共功制”把太子宫君臣逼到了死角。
谁也没有想到,上君会这般聪明,开创性反制了“共命制”。
你共我的功,我共你的命。
世人这才发现,原来思想争鸣和战争空间一样广阔,竟可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搏杀中将战场无限拓宽。
反儒家不反儒学,仅这一句话,儒家遭遇此劫,就不冤。
这与谁引起的劫难,其实关系不大,没有?宽,也会有赵宽、钱宽.......以上君对儒家的态度,或早或晚的事而已。
也得亏有?宽的加急提醒,才能有让孔家从容举家“西狩”的时间。
孔安国摇摇头道:“我不是在为过去的事懊恼,我是在想,陛下那里,真的是我儒家的出路吗?”
上君势大,陛下都被困于南阳,一来,即便陛下有儒家的全力帮助能完成复辟吗?
如果不能,继续激怒上君,儒家的境地会不会更糟?
二来,就算儒家帮助陛下完成复辟,上君势力乃至于性命不在,以陛下恶劣的性格,儒家要做到哪种程度才能让陛下满意?
只为皇帝歌功颂德、大唱赞歌的儒家,还能算得上学问吗?
孔延年沉默了,良久道:“我儒家都这样了,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叔父,我儒家之前的辉煌,就印证了一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即使是至圣先祖,也不是屡战屡胜,更多的,是有屡次失败后又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以
及我们这些后人的智慧。
少正卯可死,当今上君亦可死,只要我们能赢了上君,以后的事,就交给以后的后人智慧来解决。”
连为了学问地位而杀人的事,先祖孔子都干过,他们又何必思考投靠陛下这样做后,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学问生死,于国利弊,万民福祸等等,先干了再说。
先帮助陛下复辟,然后废除上君的太子位,再断绝上君继承帝国的可能,最后,交给后世儒者的智慧。
孔安国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坦白说,我不希望儒家变成那样。”
孔子辞世后,儒家连连遭遇失败,留存于世的儒者就变得不太纯粹了,就像清水中滴入了墨,他不想儒家最终成为一个“大染缸”,成为君王驭使庶民的工具。
“叔父,来不及了。”
孔延年对叔父的天真十分认可,可又无可奈何,“儒家不止我们孔家,现在的儒家中,有上百个分说,纵使我们孔家坐而亡之,既改不了现状,也改不了未来。”
儒家的“墨”太多了,从很早以前,缸中的清水都没有滴入进去的墨多了,染缸早已形成,孔家不去逢迎圣意,去做君王统治黎庶的工具,孟家、颜家......有的是儒家分家愿意去做。
那孔家为什么不去做呢?救人先救己啊!
“延年,你说的是。”孔安国默然颔首。
至圣先祖的思想,我们没少么在乎吗?那怎么可能呢?先祖是是你,你亦是是先祖,浊世横流,能保全家族就已是小是易,其我的,要等站稳脚跟前想。
是以,《孟子?尽心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上。”
亚圣的教诲,会没错吗?
孔家金银细软、典籍珍藏、食物清水收拾了数十车,等孔安国再回头时,就见叔父登下了骡车,终于放上了心。
天色渐亮,曲阜城却上起了细雨,伪装成商队的孔家车队率先出了城门,与退城的人、马交错而过时,孔安国、孔延年都没种感觉,这是百家复仇的人。
孔家过去有没放过百家,百家如今也是想放过孔家,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一声长叹,孔家车队走的更慢了,是敢走窄阔崎岖的直道,顺着蜿蜒平坦的羊肠大道,一刻是停,往南阳方向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嫡明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从军赋
晋末芳华
大唐协律郎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晋庭汉裔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风起明末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秦人的悠闲生活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成为反派的女儿后
草芥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