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余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雨淅沥,学校琴房楼的走廊被昏黄的灯光拉出一条漫长的倒影。
这是选拔赛结束后的第三晚,周二。大多数学生还沉浸在暑假的尾声,的江临舟,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
他坐在宿舍的书桌前,手边摊开着比赛用的《英雄波兰舞曲》谱子。
那几处曾经出错的段落被红笔重重圈出,旁边标注着“八度下行力度控制”“转调过渡模糊”等字句。
指尖微凉,脑海中反复浮现出的是林哲远那句毫不留情的评价:
“过度依赖爆发力驱动音乐,导致音色层次单一,缺乏色彩。”
比起技术性的失误,这句话更像一记精准的重锤,砸在他自认为已经进步许多的信心之上。
??他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苦练,用力去改变,用力去突破,结果换来的,却是“色彩贫瘠”。
那究竟是什么?他不明白,也从未真正理解。
江临舟合上谱子,起身,披上外套,悄然离开宿舍。
夜色正浓,学校主教学楼的灯光大多已熄,只有琴房楼三层东翼还有几点灯光。
江临舟推开那间老旧的7号琴房,空气中还残留着训练后的汗味和消毒水的味道。
桌角那瓶没用完的活络油静静立着。
他打开琴盖,却没有立刻坐下。
转身从琴凳旁抽屉里取出U盘,插入录音设备,点开那个文件名简单到近乎刻薄的音频:“雨”。
那是陈雨薇在初赛上演奏《水妖》的现场录音。
他闭上眼,靠坐在墙边,任凭耳机传来那冰凉透明、几乎不带人类温度的声音:
像雨丝滴落古潭,像月光穿越水面,像不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某种声音。
他听着,心却越来越沉。
“为什么她能弹出这种声音?”
不是技巧的问题。
她在转调、节奏、踏板处理上的精准固然可敬,但打动他的,从来不是精准。
是那种“画面感”。那种他一直无法理解却强烈感知的东西??仿佛音乐真的变成了水、雾、光与影。
他尝试模仿。
坐到琴前,手指落下,用尽他此刻所能理解的“轻”和“柔”。
但他听到的,只有僵硬的触键,空洞的音符,像用钢笔画水。
他停下来,手指悬在半空。
那不是“控制”所能解决的问题。
雨下得更大了,淅淅沥沥地敲在窗棂上。
他起身准备离开,途经琴房东侧走廊时,脚步忽然顿住。
有琴声传来。
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练习曲,那是拉威尔《水之嬉戏》的片段。
明亮、透明、又极具晃动感,节奏自由而梦幻。
他循声靠近,透过门缝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身形瘦削,穿着简单黑衬衣,端坐于琴前。
指尖几乎贴着琴键,声音却如同水波荡漾,在琴房中流转回响。
江临舟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站着。
整首曲子大约持续了五分钟,却仿佛拉长成了一整个夜晚。
曲终人未动。
直到那人起身,关上琴盖,走出门,才注意到江临舟。
“在听?”他的声音平静,没有意外。
江临舟下意识点头:“……您刚才弹的,是拉威尔的《水之嬉戏》?”
“嗯。”那人打量他一眼,目光锐利,“你是江临舟?”
江临舟微怔:“您认识我?”
“我听过你在初赛的《英雄》。”
对方淡淡地说,“气势不错,对曲子的理解也非常对。但……你用力太多,用耳太少。”
江临舟张了张嘴,却无话可说。
“我是唐屿,算刚调来的老师。”
他伸出手,手掌细长而苍白,指节处有老茧,但不像常年练琴人那样厚重。
江临舟握住他的手,指尖冰凉。
他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
“如果你真想进步,就别只盯着手。”
“什么意思?”
“去听演奏时的‘气’。”
唐屿语气不急不缓,“演奏前深呼吸的频率,手腕震动方向,延音踏板释放的速度……”
江临舟怔住。
“音乐,不只是响的东西。”
唐屿补了一句,然后从容离去,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音。
江临舟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雨声仍在耳边,像节拍器外的另一种节奏。
他忽然想到一件事??前世的自己,几乎没碰过印象派曲目。
老师也劝他避开,说那类作品“太飘”“不适合你这种重手型选手”。
但现在,他忽然很想学。
不是为了模仿陈雨薇,而是为了打破那个狭隘的“重生者”视角。
他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只凭记忆与前世经验走下去,那终究会遇到另一堵墙。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他指尖还残留汗渍的琴键。
他坐回琴前,闭上眼。
这一次,他没有弹任何曲目。
只是轻轻地、极缓慢地按下一颗音符,然后聆听它消散在空气中的全过程。
他想知道,音色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
第二天一早,江临舟醒得很早,像是从一场朦胧而清晰的梦中挣脱出来。
昨晚唐屿那句话还回荡在他耳边:“你用力太多,用耳太少。”
他回忆起《水之嬉戏》的每一个细节,不是音符的顺序,而是音的呼吸和消散,像阳光照在水面那样,波光潋滟,虚实交错。
他意识到,如果耳朵不够敏感,再多的技巧练习也只是徒劳。
这一整天,他没有弹琴。
而是戴着耳机,反复听各类大师的演奏录音,慢速播放。
再加上谱子一字一句地看??他不再只关注“弹什么”,而是“怎么响”。
“真正的音色来自对声音残响的感知,而非指尖动作。”
他猛地想起,前世他从未真正琢磨过“听”的训练。也许他在“弹”的时候已经很强,但在“听”的道路上,还只是初学者。
晚饭后,琴房外的小树林边,他靠在长椅上闭目听风。那是一种他过去从未有过的状态??不去预设旋律,而是感受声音流动。
“临舟!”
熟悉的声音打破了他的专注。
李锐小跑着过来,手里拿着一瓶橙汁,喘着气问:“你今天不上琴?”
“耳朵练得差不多了。”江临舟睁眼,声音有点哑。
“你是不是被陈雨薇打击到了?”李锐凑过来,半开玩笑地拍了他肩膀一下。
江临舟苦笑:“说是打击不如说是提醒。”
他顿了顿,看向天空。
“有的人是天生会‘听’的人。像她那种控制力,没个十年不可能做到。”
“那你怎么办?”
“先学会听。”
李锐眨眨眼,笑得轻松:“我不懂音乐,但我懂你要发疯的时候都很安静。”
江临舟没说话,只是笑了。
回到琴房,他打开琴盖,却没弹琴。
他用手指轻轻触键,然后不发声地按下去,闭上眼,感受那股微妙的震动。
接着,他重复这个动作十几次,只为感知每一次触键的变化。
之后他才开始慢速弹奏一段德彪西的《小组曲》,注意每个音符尾音的呼吸,每个句子的重心和放松。
他在纸上记下每次听觉训练后的感受,有的写着:“踏板延迟0.2秒,声音有回响”;有的写着:“手腕高位控制失败,声音发闷”。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肯用功”的人,缺的是知道往哪儿用功的人。
这一晚,他几乎没真正“练琴”。
但他的耳朵,比任何时候都敏锐了一些。
-----------------
次日清晨,星河杯组委会更新了复赛信息:
复赛曲目要求:复赛要求(Semifinal Round):准备一场 20分钟的独奏会曲目。
曲目必须包含:
一首完整的古典时期奏鸣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从1993开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