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预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赛当天的清晨,天还未亮,南艺附中教学楼后侧的艺术中心前厅已被布置成临时签到与抽签区。
走廊尽头的公告板上贴着“曙光杯?决赛日”的横幅,红底白字,纸面还带着些许未抹平的折痕。
两侧摆着六张白色塑料椅,显得空旷而克制。
工作人员提前到场,搬来签到表和抽签盒,低声交谈着,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厅地砖上显得格外清晰。
每走一步,仿佛都敲在这个清晨的空气里,带出一丝不动声色的紧张感。
楼道上方的吊灯还未全亮,只有墙边的辅助灯照着桌面,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冷清。
江临舟是七点整到的。
他不是最早,但也不晚。天色尚暗,教学楼的其他区域一片寂静,只有这条走廊因今日的比赛而稍有动静。
他背着琴谱包,脚步稳,神色平静。
站在签到台前写下名字时,能感到空气里那种微妙的密度。
不是喧嚣,不是焦躁,而是一种静得近乎沉重的预期感。
这是决赛日特有的安静。
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到这一步,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准备好的心。
他写完名字,接过号码牌,在抽签桌前站定。
铜制抽签盒静静地放在桌面上,泛着一点时间打磨后的旧光。
工作人员点头致意,伸手示意他抽签。
他没有迟疑地伸手进去。
纸签在他指尖一拈而出,他瞥了一眼角落的数字
“6号。”
压轴。
这个结果意外又合理。既避免了一开场的生涩,也意味着他要等待整整五个人之后才登台。
他将签纸收好,收回动作的同时,余光扫了一眼刚从走廊尽头走来的另一位选手。
陈雨薇。
她比他早一步签到,已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翻着谱子。
她穿着深蓝色的外套,头发利落地扎起,表情一如既往的专注,仿佛已经将整个外界隔绝。
她抽到了第二号。
当她注意到江临舟靠近时,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
两人之间有某种默认的默契,这种时候,沉默反而更合适。
周明远紧随其后。
他抽到第五号。
他的步伐极有节奏感,抽签的动作干净利落,连将纸折好放入口袋的方式都像是排练过的一部分。
真正显得局促的,是第三号签的获得者。
秦致远。
他站在抽签台前时动作明显慢了半拍,抽到号后愣了一秒,才反应过来要回座位。
手里的水瓶被他捏出细微的变形,他却没注意到,只顾着反复翻看琴谱,像是在临时救急地记忆什么。
而第一位登场的是个瘦高的男生,戴着黑框眼镜,名叫刘文浩。
演奏风格偏现代,对手不熟,也没和他有过交集。
他抽签时面无表情,抽到“一”后连眉毛都没动一下,像早就知道是这个数。
第六位,是一个女生,姓王,手指纤长,步态极轻,气质温吞。
她抽到了第四号。
坐下时没有翻谱,只是静静合着眼睛,像是在脑中默弹。
江临舟落座时,六名选手已经全部到齐。
他们依序坐在抽签后的临时等候区,排成一列。
没有人交谈,也没有人四下张望,空气像是被按下静音键,只有偶尔翻动谱页或水瓶盖旋开的细响,提醒着这里还有人。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节奏里等待。
江临舟打开琴谱,翻了几页,却没有真正看进去。他的注意力早已脱离纸面,沉在另一个更宏大的结构中
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
沉重,复杂,深不见底。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这首作品是在前世的某个深夜,整张CD听完,竟不知不觉坐在椅子上发了半小时呆。
那时他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正式比赛中,站上舞台去弹奏它。
那是一部不能失控的作品。一旦错了,便再难挽回;但一旦踏稳,便可层层堆叠,如同构筑起一座深色的殿堂。
而他,今天必须登顶。
抽签结束后,工作人员简要讲解了赛程安排,强调与乐团的配合时间精度,接着将选手们依序带往后台。
江临舟走在最后一排,经过走廊转角时,与迎面而来的陈雨薇不期然地擦肩而过。
两人下意识对视一眼,没有交谈,也没有刻意避让,只是轻轻点头。
那种眼神里的沉静,不是敌意,也不是鼓励,更像是一种承认。
他们彼此知道。
谁都不可能在这种时刻低估对方。
后台的灯光比外头昏暗,走廊尽头是练习室。隔音墙把琴声封在里面,偶尔有某一段旋律如针线一般穿出门缝,又很快被空气吞没。
空气里是淡淡的木头、皮革和琴弦味道,静得可以听见呼吸。
江临舟站在一扇门前,手搭在琴谱包上,指节轻轻敲了两下节奏,心脏跳动得极稳。
他不是没有紧张。
只是那种紧张已沉入深处,像一种预热。
等待着某个特定的段落到来。
没有杂念。
也没有多余的情绪。
他等这一刻已经太久。
不是为了被看见,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让那段本该属于他的旋律,真正响起来。
他望向前方一盏还未熄灭的顶灯,低声说了句:
“终于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从1993开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