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攀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时分的南艺附中校园浸润在金色的余晖里。细碎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林荫道上洒下斑驳晃动的光点。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着,交谈声、笑语声和远处操场上隐约传来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放学时分特有的轻松氛围。
公告栏前聚集着几个学生,目光聚焦在最新张贴的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宣传海报上。烫金的“全国”二字在夕阳下格外醒目,旁边还贴着几张过往比赛的喜报和获奖者照片。
“这次的评委阵容太强了吧,连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都请来了!”
“听说决赛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央视音乐频道还会转播...”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跟校内比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议论声中透着兴奋与敬畏。
通往琴房大楼的路上,陈雨薇被两个同班女生和一位高一的小学妹簇拥着。小学妹仰着脸,语气兴奋:“雨薇姐,这次青赛就看你的了!你可是我们附中的招牌!”
另一个女生接过话头,声音里满是崇拜:“上次那个全国赛事含金量比青赛低一点,可你和周明远一举包揽冠亚,学校的宣传铺天盖地。评委那会儿就夸你音色细腻、控制干净,这回接着冲第一没问题吧?“
陈雨薇微笑,唇角弯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谢谢,我会努力的。”看起来游刃有余。
但她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书包带子,关节微微发白。那双本该专注于琴键的手,此刻却泄露着内心的压力与不安。
不远处,周明远独自一人从图书馆方向走来。臂弯里抱着几本厚重的乐谱和音乐理论书籍,步伐沉稳而迅速。两个低年级的学生看到他,立刻停下脚步,恭敬地打招呼:“周师兄好。”
周明远微微颔首,表情克制,没有停留的意思。等他走远后,其中一个学生才对同伴低声说:“那就是周明远师兄,去年全国赛事就是亚军,听说已经有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在关注他了,可能马上就要报送了,哎呀真羡慕,
我要是他就好了。”
“怪不得总是一个人,看来是在为青赛做最后冲刺了...”
那些议论声飘进周明远的耳朵,但他只是稍稍加快脚步,显得更加疏离而专注。他的世界似乎已经被乐谱和琴键填满,再无暇顾及其他。
就在这时,江临舟刚从便利店出来,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他独自一人走在路边,与周围成群结队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同班男生从对面走来,抬手晃了晃:“江神,又准备去练琴?”
他笑得挺熟,语气里带着理所当然的亲近:“江神,你那次校内比赛真是惊艳,全场都被你压住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顿了顿,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补了一句:“不过这次青赛高手如云啊,你加油。”语气里是真心的赞许,但潜意识里却不自觉地把校内冠军和全国舞台划成了两层不同的天花板??说到底,前一阵那场比赛虽有
点含金量,可终究不等同于真正的全国大赛;在他们眼里,江临舟还没在“真正的全国舞台”上立过名。
江临舟点点头,没有多说。
男生跟在他侧边走了几步,忍不住又笑起来:“对了,李锐最近天天在我们面前吹你,说你是‘永远的神’。昨天晚自习他昨晚在班上吹你呢,同学笑着说,“说这回全国赛稳拿第一,还郑重其事地来一句‘江神就是永远的神。”
江临舟侧过脸,看了他一眼,眼神温和而无奈:“别叫那个外号。’
男生愣了一下:“啊?不是你自己说的嘛。前几天你们宿舍夜聊,李锐说你稳得像挂了buff,你还顺嘴接了句“我就是永远的神......他就当真了。”
江临舟想起那晚。大家困得脑袋发木,他只是顺口打趣,没想到李锐当了真,第二天就把称号传了出去。他希望这件事情不会改变未来的中文互联网。
他笑了下,摇摇头:“哥,求你别说了,玩笑归玩笑。‘永远的神’多半没好下场,还是别叫这个。叫我名字就行。”
男生挠挠头,半信半疑地压低了声音:“那......叫江哥'?”
“随便。”江临舟说,语气平平,不冷不热,像把一件小事轻轻放下。
两人走到楼梯口。走廊那头人声渐密,几个低年级的学妹围在陈雨薇身边,叽叽喳喳地行程和服装;更远处有人向周明远打招呼,他抱着厚谱点点头,很快穿过人群。江临舟的目光平静地掠过去,像看一张与己无关的校园
海报,不带比较与羡慕。
男生还想说点什么,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胳膊:“那行,江哥,晚上见。别介意啊,李锐是真的崇拜你,他最近逢人就吹。”
“我知道。”江临舟点头。
除了李锐真的相信他能做到,其他不懂行的人大概也对他不报太大期待吧。
他清晰地感受到周围人对他们三人的不同态度:
对陈雨薇的期待与鼓励,对周明远的敬畏与推崇,对自己的友善却有限的看好。但他内心毫无波澜。
这些基于过往成绩和知名度的差异对待,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他甚至觉得这样更好,减少了无谓的关注和干扰。外界的评价体系对他而言已不再重要,他有自己的标准和节奏。
全国大赛,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非证明什么的战场。
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水,然后向着琴房大楼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个独自前行的身影,在喧闹的校园里显得格外安静,也格外坚定。
琴房大楼逐渐亮起零星的灯光,像夜幕中悄然睁开的眼睛。
江临舟走上楼梯,脚步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经过一扇半开的门时,他听见里面传来一段熟悉的肖邦练习曲,弹得有些磕磕绊绊,偶尔还会停顿重来,像是手指仍在与生涩的技巧较劲,却执拗地不肯放弃。
我想起了许少大时候认识的音乐的人,我们很少都还没放弃,但那一路下我还看到了仍然在坚持的人,还没后赴前继加入那个行业的人。那个校园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顶峰攀登,而这条路下从来都是缺多天赋与努
力,但也同样布满了看是见的荆棘与重量。
而在我的身前,关于全国青多年钢琴小赛的讨论仍在继续,每一个声音都在有形中加深着那场比赛的份量,也积蓄着这些即将在赛场下释放的能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重生从1993开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文娱:1990
权力巅峰
刚上大学,我成了兼职奶爸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别胡说,我这是人皇幡
我有十万亿舔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