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音乐楼格外安静。走廊地板上还残留着昨晚擦拭后的微光,空气里带着一点新鲜洗涤剂的味道。
江临舟背着谱包,和陆续赶来的选手一同步入签到大厅。
今天是曙光杯复赛正式比赛日。
主办方早早布置好签到台和抽签箱,工作人员神色严谨。
门口还多了一块写着“复赛抽签区请安静等候”的指示牌。
江临舟到得不算早也不算晚。
他进门时,正好看到陈雨薇坐在角落低头整理曲谱,周明远站在走廊尽头靠墙静默。
几位外校选手已经自发聚在一起轻声交流,神情各异。
签到台前,负责老师一一核对名单、发放参赛证件。
抽签环节在大厅中央的小桌进行,桌上摆着透明玻璃箱,每人轮流上前,从写有号码的球里随机取出自己的上场顺序。
江临舟排队时,感觉自己的手指有些冰凉。
他低头默念曲子片段,让自己进入状态。
队伍前方,有选手抽签后脸色微变,也有的露出如释重负的笑。
轮到他时,江临舟站在玻璃箱前,轻轻吸了口气,将手伸进去,在冰凉的签球中摸索片刻,最终抽出一枚。
工作人员低声核对:“第二位。”
他看了一眼号码,心里没有波澜,只在脑海里默默排练着赛前的每个步骤。
什么时候热手,什么时段做心理准备,休息区到舞台的路线怎么走。
抽签结束后,每个人都领取了入场手环。
大厅气氛有些紧张,只有几个性格外向的同学互相打趣。
大多数人都默默坐在自己的包旁,反复看谱、用指尖在桌面模仿弹奏动作.
休息区靠窗的位置,江临舟远远看到林筱正蹲在椅子边,细声细气地和妹妹说着什么。
林知遥靠在椅背上,脸色比平日更白,神情里透着一丝倦意,整个人蜷缩着,手里紧攥着一包纸巾。
林筱低头帮她理头发,语气轻柔而急切。
偶尔抬头时,眉宇间还带着明显的担心。林知遥只是倔强地摇摇头,嘴唇动了动,像是不愿让人发现自己的不适。
江临舟正好和她对上视线。
小姑娘勉强扯出一个淡淡的笑,随后又低下头去,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摩挲。
江临舟看在眼里,心头微微一动,没上前打扰,但已经察觉到异样。
只是一瞥,便收回了视线。
他心里清楚,赛场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状态和麻烦。
哪怕心头微微触动,此刻也只能先把全部注意力收回来。
复赛的节奏已经开始,任何一点走神都可能影响发挥。
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低头检查手边的谱子,把赛前热身和最后几页的指法再过一遍。
指尖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节奏一如既往地平稳、克制。
走廊尽头,主办方负责老师走进来,提醒大家按照编号分组排队,准备依次入场。
有人匆忙收拾东西,也有人在最后时刻闭目养神。
江临舟拉紧琴包带,站在自己的队列中,感到一种难得的平静。
这一刻他不再想着别人的看法,也不再纠结曲目的难易。
他只是单纯地想把每一个音弹好,把每一次呼吸踩准。
舞台的门慢慢打开,明亮的灯光从里间透出来,像一道静静流淌的河。
他跟在队伍后面走过去,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只有手心微微的热度,和逐渐清晰起来的节奏。
新的一轮比赛,即将开始。
后台的准备区格外安静。十二位选手按照抽签顺序分组,每人都被安排在自己的等候席上。休息室里没有窗,天花板上的灯光显得有些冷,照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层浅浅的倦色。
桌上铺着临时的白布,每个编号下都放着选手的琴谱、参赛证件和水杯。
有人一直在低头看谱,指尖一遍遍描摹着难点,有人背靠椅背静静闭目,双手在膝盖上无声做着拉伸。
偶尔有几个同校的熟人低声交换一句,声音很快便消散在这压抑的空间里。
江临舟在自己的座位边坐下。
琴包立在脚边,他轻轻拉开拉链,把常用的记号笔和备用谱页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外套褪到椅背上,手指顺着桌沿慢慢做热身。
他呼吸刻意放缓,耳朵里还残留着自己刚才在脑海里默背的旋律片段,身边的一切噪音仿佛隔了一层雾。
休息区的空气有些燥热。
他不自觉地松了松袖口,把注意力集中在掌心的温度和指尖的微微麻木感上。
赛前的那种特殊紧张感,在心里一点点堆积,却被他小心地摁住。
主办方负责老师一边检查名单,一边提醒:“请按抽签顺序到侧台等候,下一组选手提前十分钟准备。”
门外走廊有脚步声传来,时而有工作人员在外喊号。
江临舟目光掠过其他人,有人低头整理头发,有人抓紧最后一刻和同伴耳语,神色里难掩紧张与兴奋。
第一位出场的,是一位外校的女生。
她瘦瘦小小,额前的碎发刚好遮住眉梢。等到老师点名时,她抬头深吸一口气,把谱子夹在臂弯,动作利落地推开休息室门,消失在台口。
休息区的气氛随之紧了一下。
墙上的显示屏切换到舞台画面,选手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中央。
台上灯光雪亮,舞台边缘拉出一道浅浅的光带,评委席后是一片沉静的暗色。
女生在钢琴前站定,向评委和观众鞠躬,然后落座。
她把谱子摆好,调整好椅子,深呼吸后才慢慢举起手。
第一段和弦落下,是贝多芬f小调《悲怆奏鸣曲》的开头。
音色稳健,节奏扎实,不追求速度,主部旋律里的张力被她细细梳理出来。
江临舟在后台听得出来,她弹得很小心,尽量避免技术性失误。
但中段某几个高难度的转调,她有些犹豫,左手微微乱了一下。
幸好很快稳住,没有拖沓。评委席有人低头做着笔记,也有人稍稍点头。
观众席上没有太多骚动,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舞台上。
一曲终了,女生在掌声中起身,鞠了一躬,抱着谱子离开舞台。
后台的气氛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开始频繁站起来做拉伸,有人再次打开水瓶润嗓。
队伍中,有人轻声自言自语,把接下来的段落反复念叨。
江临舟没有加入这些,他只是静静地坐着,视线在手心和谱子之间来回切换。
指尖有些冰凉,他用力搓了搓手掌,心里逐渐安定下来。
这时,侧台的工作人员过来低声提醒:
“下一位,准备。”
江临舟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
他脑海里所有杂念都慢慢褪去,只剩下清晰的节奏和乐句。
他提起琴包,走向侧台。
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节奏里。
舞台上的灯光,正等着他。